波波水族笔记

大红袍的诞生:岩茶圈是否只将滞销产品打造成热销商品?

发表时间: 2023-11-14 16:49

大红袍的诞生:岩茶圈是否只将滞销产品打造成热销商品?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旗下岩茶课堂原创

丨首发于头条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李麻花

《1》

现在圈内有股怪风气,觉得“大红袍”听起来就不高级。

过节打算买茶送礼,一听店家推荐大红袍。

赶忙摆手,“大红袍都是拼出来的,多找几款肉桂给我看看。”

出门和朋友约茶,好不容易拿了泡高端私房茶分享。

结果一喝,又是兰花香,又是栀子花香,汤中还有木质味。

“这是拼出来的大红袍吧?口味这么多元?”

然而,人家也不愿认。

哪怕心底愿意接受这是拼配技巧很高明的综合口味岩茶,也会嫌弃直呼“大红袍”这个茶名多少不好听。

于是出现了这样的怪状,“今天喝的这泡茶,是XX家的XXXX(花名)。”

言语间,不提及任何品种。

而是一概用诸如朝露晨曦、山间清泉、青松悠远等颇具清新文艺范儿的花名指代。

这真是奇了怪了,一个虚名而已,名字都是叫来听的。

而买茶喝茶,很多时候泡袋上印着什么名字,不是那么重要。

真正能在茶桌上凭借实力大放光彩,茶香茶味出众,方能落得喝茶实惠。

岩茶市面上,最广为通行的产品是商品大红袍。

但关于“商品大红袍”的真正内涵,有必要慢慢拆分细说。

《2》

不知大家有没有留意观察过,武夷岩茶的通用外箱包装?

上面的文字标识,除了“武夷岩茶”四个大字外,还有“大红袍”字眼。

放到很多外省、外地人眼中,大红袍≈武夷岩茶。

其实这样的理解也没错。

因为,大红袍‮可以指代岩茶。

商品大红袍里就存在这样的特殊操作。

不管是什么品种,什么火功,什么山场,只要是岩茶,统统可以装入“大红袍”的泡袋内。

借助大名鼎鼎的“大红袍” 招牌,帮助完成销售。

包括黄观音、金观音、金牡丹、黄奇、奇兰、瑞香、黄玫瑰、紫牡丹、紫红袍、春闺、春桃、春兰等品种茶,一应如此。

不然,直接以它们的本名销售。

在开拓新市场,培养新客户时,三言两语很难解释清楚。

新客户:“你好,你家的105黄观音是什么茶?”

客服:“亲,这是一种岩茶哦,105是品种代号,黄观音是铁观音和黄旦的杂交后代,花香透天,很香呢。”

新客户:“岩茶又是一种什么茶?它是铁观音吗?岩茶都是杂交品种茶?岩茶都是花香很好吗?岩茶和铁观音是什么关系?”

……(以下省去100个问题)

通过上述的情景小模拟,不难看出,品种分类体系丰富的岩茶。

在实际销售过程中,要想逐一‭介绍说清,委实不易。

相‍比之下,下面且来换一个打开方式。

客服:“要不要试一下这款花香很好的大红袍?(接着就将黄观音现场泡开)”

新客户:“大红袍啊?我知道!听说过!很有名啊,那来几杯先试试,好喝再买。”

发展到现在,大红袍作为武夷岩茶的茶王,知名度很高。

为了帮助宣传,扩大影响力。

任何茶皆可大红袍,在商品大红袍实际销售过程中,也就见怪不怪了。

《3》

用单一品种,标上“大红袍”名义售卖。

论品种来源,还算纯料。

相对而言,更常见的商品大红袍,是拼配产物。

拼配茶的诞生,往往是先组配方,再“按方抓药”,进行等比例拼配。

历来,圈内有不少茶客觉得,拼配茶就是一锅大乱炖。

根本没什么技巧,无非就是把那些积压、库存、不好卖的茶叶,不分三七二十一,全部均匀搅和在一起。

不管它们原先是兰香水仙、果香肉桂、还是奇兰、瑞香、黄观音,总之,清理仓库时,全部将这些尾货搬出来。

这款剩3斤,那款‏剩10斤,另外还有一款留下三十多斤。

全部混合起来,就得到一款全新的“商品茶”,限量四十斤,独家特色风味,欲购从速……

不可否认,这种一股脑儿将库存茶混拼在一起的做法,在圈内很难杜绝。

但这种“糊弄式”做茶,谈不上真正的拼配二字。

因为,拼配是一门⁦技术活。

要是任性胡来,反而适得其反。

譬如,原本剩下半箱茶,只是因为放久了,火香‫有些淡。

重新炖一遍火,还能巩固品质,更利后续保存。

若此时,采取消极手段。

直接不分三七二十一,全部混合搭配起来。

万一期间掺杂了病火茶、严重返青变味茶。

一着不慎满盘皆输,最后混搭出来的满满一大箱怪味茶,冲着比原先更糟糕恶劣的风味表现,销路怎能顺畅?!

何况,这种任性混堆,也容易露出马脚。

不同品种之间,叶片形态不一,泡出来的叶底参差不齐;

不同批次的岩茶,做青状态不同,叶底颜色与做青发酵形成的花果香,深浅不一;

不同焙火的岩茶,条索紧结不同,焙火香浓郁程度有别,叶底状态也差了
一大截。

举个例子,将中轻火的奇兰,与足火北斗混合在一起。

此时,要想做到不留痕迹,根本是不可能的事。

《4》

优质的拼配大红袍,追求着“精益求精”的理念。

每年光是确定最终配方,就要历经多轮反复试茶筛选。

毕竟,即便是同款茶,受到每一年的自然因素影响,也会发生许多微妙变化。

反复调试,增减每一款茶的最终占比。

再根据最满意的试茶配方,等比例复刻。

最终再一起焙一遍火,以便最终成品的火功, 基本一致。

到最终,才能制出成品。

不同岩茶品种的配伍,拥有多种可能性。

拼配技巧高超的商品大红袍,喝茶体验很有趣。

因为实际泡开后,盖香、水香、茶味、汤感、韵味等,无可挑剔,尽善尽美。

更好玩的是,哪怕是喝茶多年的老茶饕,未必能猜出里面拼了哪些茶。

这种类似开惊喜盲盒的喝茶过程,属实有趣。

《5》

做好一款拼配大红袍,要舍得成本。

一方面,多回合的试茶,投入较大时间与精力,慢慢筛选。

另一方面,还要舍得好材料。

三个臭皮匠,凑不成诸葛亮。

同理,本身品质存在明显短板的岩茶,后期组合在一起后,综合风味反而更糟。

经过这些年的发展,大红袍这三个字的含义,早已变成多义词。

除了拼配大红袍外,还有各种红袍后代之分。

最后,往广了去说,还能直接用“大红袍”概括武夷岩茶。

但从这些各式大红袍身上,还是能看出好茶本性。

名头易改,好茶的色香味“本性难移”。

只要最终成品香气、滋味、韵味出众,不管茶名如何在变,都不失为一款堂堂正正的好茶!

原创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

关注【小陈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识!

小陈茶事村姑陈,专栏写手,茶行业原创新媒体“小陈茶事”主笔,已出版白茶专著《白茶品鉴手记》,2016年-2020年已经累计撰写超过4000多篇原创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