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 2023-06-29 11:55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头条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人海茫茫,两个素无来往之人的相遇。
按照老祖宗的说法,这就叫缘分。
但缘分,也分为很多种,一种是善缘,一种是孽缘。
悲剧喜剧,轮番上演。
《红楼梦》里,宝玉和黛玉的偶遇,一见倾心,互生情愫,是木石姻缘。
宝玉和宝钗的缘分,则通过通灵玉和金锁体现,是金玉良缘。
这些,都是曹公所写的善缘。
当然也有孽缘,譬如尤二姐和贾琏,在贾敬的葬礼上初次相见。
于是,一发不可收拾,就像歌词里写的那样:确认过眼神,我遇上对的人。
眉目传情,郎情妾意,金屋藏娇。
虽说在当时的年代,三妻四妾不足为奇,可贾琏偏偏是个风流成性的浪荡子,有了新宠便忘了旧爱。
加之他的正室是王熙凤,醋罐子、惹不起、好妒忌,所以结局可想而知。
也因此,成了贾琏心口的朱砂痣。
而人与茶的邂逅,同样是一场缘分。
究竟是善缘还是孽缘,还不能太快下定论,具体体现在喝茶的过程中。
《2》
在茶圈里,有一批老白茶爱好者们。
顾名思义,他们喜欢追求白茶界中高年份的茶,遇到的茶越老,就越激动,越欢喜。
并且,他们坚定地认为,这个世界上有不少几十年前留下来的老白茶。
即使村姑陈经常辟谣,那些七年、八年,或者十年以上的老白茶,都是凤毛麟角的存在,非常难得和稀有。
然而,这些茶友还是相信,即便很少,但只有自己与老白茶的牵绊够深。
随随便便,就能在市场上淘到几饼三五十年的老白茶。
不得不说,这些茶友真的很可爱,也很有决心。
光凭这一点,就值得村姑陈给他们点个zan。
但严谨来说,容易买到做旧茶,上当受骗多交学费的,往往也是这部分茶友。
借用福鼎民间对于白茶的一句俗语,“一年茶,三年药,七年宝”。
仔细剖析,一年茶的意思是,刚刚做好的白茶,一年内的新白茶,具有茶性。
三年药的意思是,陈化满三年的白茶,就渐渐地具有药性了。
至于最后的“七年宝”,大家其实都懂,就是指七年以上的白茶,那就可以成为传家宝,祖传之宝。
那么,为什么要这样定呢?
实际上,这是参考了市场上的具体情况。
白茶市场上,一年的新茶,数量是最多的。
因为是当年的白茶,消耗的数量还不多,可选性丰富,价格实惠,性价比高。
三年的老白茶,则明显比新白茶少了,价格也更贵一些。
要知道,白茶在仓储的过程中,是需要耗费很多成本的。
尤其是在专业的仓库里面,包括场地费用、设备费用、电费、管理费、人工费,等等等等,林林总总加起来,就是一笔庞大的开支。
单说仓库里,24小时运行的抽湿机和 空调,一个月的电费,就非常惊人了。
三年加起来,那就更不用说了。
所以,老白茶的价格会随着时间渐渐上涨,这是正常情况,各位不必见怪。
到了五年以上的老白茶,尤其是品质好的五年陈老白茶,那就更少了。
再往上,七年的、十年的、十五年的、二十年的,就基本不会在市场上广泛流通了。
今年是2023年,推算回去,2016年以前的老白茶,是极其稀有的货品。
对应到价格,也是不普通、不简单的。
《3》
据村姑陈观察,容易买到做旧茶的人,主要分为三大类。
第一种,是相信老白茶遍地都是,和买大白菜一样简单。
这一点,其实不怪大家。
如今,随便点进一个卖白茶的直播间里,若他家没有老白茶,肯定是要被OUT的。
所以,从这方面来说,老白茶确实“泛滥成灾”了。
而且,不管你是想买老银针、老牡丹,还是老寿眉,茶掌柜总有渠道能提供。
库存很多,完全不限量。
甚至有茶友说,自己买老白茶,是一麻袋一麻袋买的。
不知道的,还以为买的是地瓜和土豆呢。
因为在我们的印象里,只有便宜的东西,才舍得以“麻袋”为单位。
至于真正的老白茶,一饼就要大几百元甚至上千元,什么样的土豪,才能装在麻袋里带回家呢?
恕村姑陈没见过世面,我们家最壕的茶友,也仅仅是按箱买,按斤存,真心没遇到过用麻袋填满的。
第二种,是相信老白茶价格便宜,自己永远能捡漏。
俗话说,一分钱一分货。
上文中我们提到,老白茶的成本,是不断上升的,价格不可能一成不变。
如果还用十年前的价格标准,来定义现在的白茶,那就有失公允了。
十年以来,房价都不知道翻了多少倍,可别小看了通货膨胀。
因此,那些非常非常便宜的老白茶,是不符合市场逻辑的。
可偏偏有一帮固执的茶友,愿意成为便宜的做旧茶的下家。
理由是,区区茶叶,就值几十块钱,那些大几百或者更贵的都是“智商税”。
抱着这样思想的茶友,又怎么会买到真正的老白茶呢?
光是价格,就无法踏入正常的老白茶圈子里。
第三种,是善于自我安慰,美化做旧茶。
曾经,在人人都担心自己买到做旧茶的时候,有一群人提出了不一样的看法。
按照他们所说,做旧茶也没有多可怕,顶多就是用熟普工艺做成的白茶,也能喝。
把渥堆的做旧茶,和熟普画上等号,似乎有一定的道理。
可实际上,熟普的加工要杀青,要渥堆发酵,制茶师会根据具体情况,发酵程度从轻度到适度到重度都有。
而做旧茶加工时,不杀青,仅渥堆。
并且,生产做旧茶的人,才不管如何控制发酵程度,只要改变外观,鱼目混珠即可。
故而,熟普和做旧茶,不能同日而语,从工艺、香气、口感等各方面标准,都截然不同。
刻意美化做旧茶,拿熟普当跳板,只适合于那些装睡不醒的人。
《4》
想要买到真正的老白茶,除了通过色、香、味这些细节的方面去判断,可以先从价格和年份推测。
至少,能帮你排除掉市面上80%以上的做旧茶。
剩余的20%,就要靠自己的经验和实践去评判了。
如果是刚刚接触白茶的朋友,一般不建议盲目喝老茶。
就算要喝,尽量选择年份在3年左右的,刚步入老茶阶段的白茶。
因为从生产做旧茶的商家角度来想,既然已经做旧了,何不把年份做得高一些,更吃香?
故而,从年份低一些的老白茶入手,安全性更高。
不过,这不是百分百的,就算是三年陈的老白茶,没有做旧,也有可能品质存在缺陷。
比如存坏了,出巧克力味、酸味、烟味、霉味了。
这些不对劲的表现,各位看官也要逐一排除,认真品尝,仔细感受,就一定能买到真正品质出色的老白茶。
《5》
做旧茶,撕下了很多人虚伪的面具。
那些不管茶叶品质如何,只在乎年份高低的茶客,便是做旧茶最好的韭菜。
只感叹,白茶兴起的时间,还太短太短。
做旧茶的横行霸道,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大家不了解它。
假以时日,当真相暴露在阳光下,阴霾就会一消而散。
想到这里,村姑陈的心里暖洋洋的。
只能默默为自己加油打气,希望还茶圈一片海晏河清。
原创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
关注【小陈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识!
小陈茶事村姑陈,专栏写手,茶行业原创新媒体“小陈茶事”主笔,已出版白茶专著《白茶品鉴手记》,2016年-2020年已经累计撰写超过4000多篇原创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