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波水族笔记

太原北齐壁画赏析:艺术之巅的辉煌成就

发表时间: 2024-10-28 23:09

太原北齐壁画赏析:艺术之巅的辉煌成就

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的至暗时刻。自司马懿洛水之誓破灭,司马家族仿佛遭受了诅咒,同室操戈短命嗜杀的同时拖拽着万千黎民陷入了无尽的黑暗之中。司马炎立痴呆儿子司马衷(天下饥荒,何不食肉糜?)为储君(晋惠帝),妖后贾南风(西晋开国功臣贾充之女,贾充乃当街弑杀魏主曹髦的幕后主使)祸乱朝政,酿成八王之乱,长安、洛阳落入异族之手,终致五胡乱华(指匈奴、鲜卑、羯、羌、氐五个胡人大部落,实际远非五个),永嘉南渡,中原王朝首次丢失华夏基本盘,演化成持续三百多年的大分裂大动荡。庙堂之上门阀士族把持朝政、江湖之外文人雅士放浪形骸,整个社会精神萎靡,一片乌烟瘴气、死气沉沉。

就在南北对立、东西攻伐、民不聊生的背景下,胡汉相互融合,佛教开启了中国化的华丽转身。正如一代大师陈寅恪先生《李唐氏族推测之后记》所言:“李唐一族之所以崛兴 ,取塞外野蛮精悍之血,注入中原文化颓废之躯,旧染既除,新机重启,扩大恢张,遂能别创空前之世局。”虽说的李唐,但这何尝不是对魏晋南北朝最好的注解呢

一、聊聊北齐,禽兽王朝的固有印象

衣冠南渡(西晋永嘉年间,公元307~311),南朝(东晋、宋、齐、梁、陈六朝)立都建业(康),延续中华正统,石头城乌衣巷的故事凝聚着北伐壮志未酬的唏嘘(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和楼台烟雨的佛国传奇(梁武帝舍身佛寺,重金赎回)。北朝的主旋律只有一个-战争。前秦(氐族)覆灭之后,北魏(鲜卑)兴起,孝文帝迁都洛阳,气象一新。短暂的回光返照之后,北魏在权臣的把持下走向分裂。东、西两魏不共戴天,继而北周(宇文家族,汉化的鲜卑)代西魏,北齐(高欢家族,鲜卑化的汉族)代东魏,东西对峙的戏码再次上演。历史结局惊人的相似,看似偏居关中一隅的北周逆风翻盘,灭掉北齐。继而外戚杨坚(汉族)禅让代周,大隋建立(公元581年),开皇九年(公元589年)剿灭南陈,华夏复归一统。

西魏、北周、隋唐一脉相承,史料和遗迹不可谓不丰富,但北齐的历史却讳莫如深。北齐(550年~577年),由东魏权臣高欢次子高洋所建,历经六帝,享二十八年国祚。这个短暂的王朝在历史上昙花一现,连同他的都城邺城一起消失的无影无踪。但高家皇帝荒淫、暴虐的种种劣迹悉数收入典籍。

北齐疆域图

北齐皇帝世系表

史载,高洋在金殿之上设有一口锅和一把锯,每逢醉酒,皆以杀人取乐。而他从早到晚都在喝醉,所以他必须从早到晚不停地杀人。宫女宦官和亲信每天都有人惨死在他的盛怒之下。大理寺只好把判决死刑的囚犯,送到皇宫,供高洋杀人之用,后来杀得太多,死囚不够,就干脆把大狱里正在审讯中的疑犯充数,称为“供御囚”。不仅高洋,连同高洋的子孙个个家学渊源。这些匪夷所思的奇葩行为按现代医学的观点应是患有严重的家族遗传性精神疾病。北齐在史书中被描绘成禽兽王朝,天子残暴、大臣昏庸,似乎北齐不灭天理难容。

历史是胜利者书写的,胡适之先生说“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我们不禁要问,北齐真的只是一个一无是处的禽兽王朝吗?

史家向来有“秉笔直书”和“春秋笔法”两种风格。自孔子以降,春秋笔法渐成主流,司马迁的《史记》就是春秋笔法的集大成者。中国历史一向以官修为主。在总结前朝、梳理兴衰的过程​中,必然要以本朝的视角和价值观书写,春秋笔法下的微言大义代表的不是作者个人的感情,而是政治上的站位,是正与邪,是与非的根本问题。

中国古人把朝代的更替解释为天道轮回,有道取代无道,得道多助四方咸服,失道寡助众叛亲离。新朝取代旧朝是顺应天意,皇帝是天子,代天承继大统,驾驭万民。因此,前朝作为失败者,逆天道而行,必定要钉在耻辱柱上,永世不得翻身。如汉对秦的评价,唐对隋的评价如出一辙。北齐同样如此,禽兽王朝是后世给北齐贴上的标签。然而,历史的长河中,哪些事件记入了历史,哪些被选择性的遗忘?我们信以为真的历史常识,难道真的就是信史吗?所谓伪史真的不可信吗?

2023年5月,我曾专程由北京去往邯郸,到临漳探访了北齐旧都邺城遗址。当我在阡陌间面对铜雀三台(铜雀、冰井、金凤)高大的夯土,于脑海中努力勾勒建安文学的盛景,站在邺城复原沙盘前为中轴对称、棋盘布局、秩序井然、恢弘大气的都城规划而惊叹,徜徉在邺城考古博物馆北朝精美的佛教造像艺术中不能自拔,心中不时升起一连串的疑问,北齐究竟是怎样一个王朝?

农田中的邺城遗址

邺城三台遗址

邺城复原沙盘

东魏晚期造像(邺城考古博物馆藏)

隋代董钦造像,浓浓的北齐风格(西安博物院藏)

拨开云雾,仔细翻阅史料。原来正是这个神经质皇帝统治下的禽兽王朝,将布局严谨繁华大气的邺城推到了全盛,其设计思路和布局被隋唐长安城完全继承,可以说隋唐长安脱胎于邺城。在典章制度上,北齐对于尚书省、门下省和中书省三省职能的明确划分,对于后世中央政府机构的设置产生了深远影响。执掌刑狱的大理寺亦起源于北齐,为历代王朝所沿用。在军事上,北齐府兵制的改良和完善,为隋唐时期府兵制的全面实施提供了宝贵经验。在宗教艺术上,北齐的佛教造像(如邯郸响堂山石窟),是隋唐造像大放异彩的重要来源。当然这些关于北齐的记载要么是冷冰冰的文字,要么是欣赏门槛颇高的石窟造像,直到太原北齐壁画博物馆的横空出世,为我们打开了认识北齐的另一扇大门,北齐贵族的世俗生活第一次以壁画艺术的形式呈现在千年之后的大众面前。

二、太原北齐壁画,禽兽王朝的另一面

太原,古称晋阳又名并州,曾经是晋国的都城,周成王桐叶封弟的典故流传千古。至三家分晋,赵国最初的都城也在晋阳。隋末李渊父子晋阳起兵,是煌煌巨唐的“北京”。五代时,盘踞太原的李克用父子(后唐)是朱温(后梁)一生的死敌。五代后期,太原又成为北汉的都城,是北宋统一天下的过程中最难啃的硬骨头,赵匡胤、赵光义兄弟的恶梦。纵观中国历史,锦绣晋阳、龙城太原,也堪为古都。

当初北魏分裂时,西魏都长安。东魏舍弃传统建都之地洛阳,以邺城为都(因洛阳处在东西魏的交界处,沦为战场)。东、西魏追根溯源系出同门,均发迹于北魏时期的六镇叛乱(沃野镇、怀朔镇、武川镇、抚冥镇、柔玄镇、怀荒镇)。后来纵横天下左右中国历史走向的尔朱荣、贺拔岳、高欢、宇文泰等枭雄均出自六镇。怀朔镇的高欢是东魏、北齐的奠基人,出身武川镇的宇文泰则是西魏的实际掌舵者,北周之太祖皇帝(追封)。

东、西魏相同的是,皇帝皆为傀儡,权臣才是幕后大佬。与西魏雷打不动的关中本位政策不同。东魏虽然都邺城,但实际掌权者高欢却久居晋阳,以大丞相府遥控朝廷。此后,北齐皇帝也长期在太原理政,所以太原在东魏、北齐时代被称为“霸府”“别都”,是实际上的政治、军事中心。在长达半个世纪的岁月中,太原权贵云集,政令所出,存在一个生活奢华的贵族阶层和依附权贵的文化圈,以及追求华美的文化氛围。因此,邺城附近埋葬着皇亲国戚,太原则是勋贵、强人的长眠之所。正因为显赫的历史,太原依托丰富的北齐高等级墓葬建起了国内首屈一指的北齐壁画博物馆。可谓祖上阔气,子孙享福。

由于大家对神秘的北齐王朝充满了好奇,太原北齐壁画博物馆2023年12月20日面向公众甫一开放,立刻冲上热搜,成为最难预约的网红博物馆之一,火爆程度堪比陕西历史博物馆。在数月预约不得之后,终于在工作日淡季得偿所愿,立即买好火车票不远千里奔赴太原。

太原火车站

太原北齐壁画博物馆,是墓葬壁画专题遗址类博物馆,位于山西省太原市迎泽区王家峰村的一片梨树园中。北齐壁画博物馆依托徐显秀墓的原址保护及展示,总占地面积2万平方米,设计建筑面积5355平方米,包括展馆3830平方米,壁画保护研究中心1525平方米。 太原北齐壁画博物馆荟聚了太原娄叡墓、徐显秀墓壁画,忻州九原岗、朔州水泉梁的壁画,这些壁画讲述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早期格局,农耕文化、游牧文化多元融合的演进过程,是研究北齐(朝)历史不可多得的实物资料。

北齐壁画博物馆分为三个展厅。

别都华彩,锦绣晋阳

北齐壁画分布图

第一展厅名为“别都华彩”,以出土的北齐墓葬壁画为展示对象,突出了晋阳在东魏北齐时期的重要地位,再现了当时的社会风貌和古人的精神世界。娄叡墓和徐显秀墓为第一展厅的精华。

东安王娄叡(531-570年),本姓匹娄氏,字佛仁,太安郡狄那县(今山西寿阳县)人,鲜卑族。北齐外戚大臣,武明皇后娄昭君侄子。娄叡跟随高欢信都起兵,屡立战功,授光州刺史。北齐建立后,拜骠骑大将军、瀛州刺史,聚敛无厌,加特进。武平元年(570年)二月,去世 。娄叡墓,位于太原市晋源区王郭村西南,北距晋阳古城遗址7.5公里,为娄氏祖茔所在。

1979年至1981年,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和太原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对娄叡墓进行了发掘。该墓坐北朝南,由封土、墓道、天井、甬道和墓室组成。墓室为砖砌单室,底面弧边方形,条砖墁地,有砖筑棺床,墓顶叠涩结成四角攒尖结构。有砖砌棺床,葬具已毁。根据墓志可知墓主为葬于公元570年的娄叡及其夫人,而非此前县志记载的咸阴王斛律金。娄叡作北齐皇亲国戚,享有很高的特权和社会地位。娄叡墓规模之大,壁画之精彩,随葬品之丰富,极为罕见,轰动全国,影响深远。

1979年,北齐娄叡墓壁画在太原一朝面世,中国古代美术史由此翻开新篇:“使千百年来徒凭籍志、臆见梗概的北齐绘画,陡见天日,使中国绘‍画史,犹长河万里,源流更汇支流,空缺得以证实。”娄叡墓壁画是南北朝时期中国绘画艺术的代表作,填补了美术史上的北朝绘画空白。其艺术成就承汉晋而启隋唐,足以印证北朝画坛的瑰丽气象。

娄叡墓壁画鞍马出行图和回归图,气势壮观,构图巧妙。错落有致的鞍马人物和载物驼队,前后呼应,一气呵成。特别是200余匹雄健的骏马,精神抖擞,栩栩如生。鞍马绘画的水平可谓中古巅峰,艺术家对马匹的了解和摹写,令人神往。壁画将人物马匹刻画得惟妙惟肖,而且特别注重从细节上刻画人物的表情动态和内心世界。壁画的长卷式构图,主从有序,疏密相宜。其场面之宏伟,内容之丰富,色彩之艳丽,构思和技法之精巧,令人赞叹。

娄叡墓壁画最令人印象深刻就是师从印度的天竺画法-“铁线勾勒”和“重彩填染”。健硕的马匹画上厚厚的眼影(萌萌哒[爱慕]),寥寥数笔,明暗突出,肌肉的张驰跃然于纸上,极富动感。站在壁画前,我们仿佛看到了北齐贵族出行时前呼后拥的盛大场面,听到了主人提缰,马儿鼻孔贲张,奋蹄鸣叫的嘶吼之声。壁画描绘的是实实在在的世俗场景,不需要高深的知识储备,任谁一眼,立刻都会被带入到千年前锦衣玉食的贵族生活之中。

画着厚厚眼影的马匹

画着厚厚眼影的马匹

武安郡王徐显秀(502~571年),本名徐颖,字显秀,蔚州忠义郡(今河北省张北县)人。北齐时期大臣,怀荒镇将徐安之孙,追赠司徒徐珍之子。徐显秀骁勇善战,屡立战功。最初追随尔朱荣。后来,依附于高欢。北齐建立后,授开府仪同三司,册封武安郡王。天统年间,累迁司空公、太尉。武平二年(571年),病逝于晋阳,安葬于晋阳城东北三十余里今太原市迎泽区郝庄乡王家峰村。

徐显秀墓历经五次盗掘,所幸壁画保存完整。从墓道、天井、甬道直至墓室,满壁施画,画师同样采用铁线勾勒晕染技法,描绘人物、马匹、乐器等,仿若实物,线条疏密有致、色彩浓淡富有层次。穹窿顶的墓室空间,分层描绘了天空、仙界和人世间的华美图景,徐显秀夫妇身着华服,举杯宴饮,铅灰色的星空,飘舞的粉莲花,激昂的胡乐,娇羞的少女,威武的仪仗,场面宏大、气氛热烈,北齐晋阳的社会生活,如在眼前。充满异域文化元素的画面,诉说着丝路沿线各民族交流的盛况,阐释着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演进历程。

徐显秀墓壁画最吸睛的便是飞鸟髻,如同头顶wifi天线一样的奇怪发髻,让人忍俊不禁[奸笑]。据文献记载,梳飞鸟髻是北齐后主宫中女子的时尚,后流入民间。《北齐书》卷:“又妇人皆剪剃以着假髻,而危邪之状如飞鸟,至于南面,则髻心正西,始自宫内为之,被于四远,天意若曰元首剪落,危侧当走西也。”时人即以此为北齐灭亡的征兆。壁画中的“飞鸟髻”,也未必全是左低右高,“髻心正西”,也有左高右低者。徐显秀墓壁画,令今人可以一睹北齐女子飞鸟髻的绝世容颜。

飞鸟髻

徐显秀墓经历了近十五个世纪的漫长等待,终于迎着2000年新世纪的曙光,横空出世,它精美的巨幅画卷震惊世界,并且荣登“2002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之列。这个熠熠生辉的北齐绘画实物作品,是历史给予我们的馈赠,也是中华民族和丝路各民族的珍贵文化遗产,更是建设“一带一路”盛世的宝贵精神财富。

一眼千年,梦回北齐

第二展厅名为“一眼千年”,系徐显秀墓原址,是北齐壁画博物馆最重要的展厅部分,内容上共分为三个单元,分别从考古发现、原址展示、科学保护三个角度进行展示,详细说明了北齐徐显秀壁画墓的来龙去脉。

徐显秀墓地理位置

人世沧桑,斗转星移。地上千载变幻无常,地下一世繁华依旧。走进展厅入口,隔着玻璃,是一条长达20米的幽深墓道,墓道两侧,原版壁画依稀可辨。墓道深处,隐约可见墓门。背后就是徐显秀墓巨大的封土(可见盗洞)。封土上方悬挂着巨幅的LED显示屏,循环播放徐显秀墓考古发掘的纪录片。墓室展区的四周,则依次陈列着徐显秀墓中出土的墓志、武士俑、各式瓷器等陪葬品。

幽深的墓道,可见墓门和身后巨大的封土

墓门

封土

徐显秀墓志铭

北齐的书法依然有北魏遗风

书法飘逸秀美

武士俑

武士俑

太原地处湿陷性黄土,因此整个展厅以钢结构悬在遗址之上,观众透过玻璃可以沉浸式感受北齐高等级墓葬的原貌。正因为如此,北齐壁画博物馆严格限流,所以一票难求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可怜]

简易标美,北齐的壁画艺术

第三展厅名为“简易标美”,分别展出了太原娄叡墓壁画、忻州九原岗墓壁画、朔州水泉梁墓壁画三个部分,集中展示了北齐的绘画艺术。

简易标美是一种高级的审美,简约而不简单。几根线条,就能勾勒的惟妙惟肖。尤其展厅中一幅2米多高的人物画像,线条从上到下一气呵成,并无半点断笔。神乎其神的技艺让人叹为观止。据推测,画师作画之时,已经使用了具有储墨功能的毛笔,类似于今天的钢笔。北齐绘画简易标美,与隋唐时期雍容繁复的艺术风格,一眼就可以看出差异来。至于简易标美,还是雍容繁复之美,那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线条一气呵成的巨幅画像,从上到下毫无断笔,堪称神技

九原岗墓壁画面积较大,内容丰富,升天图、狩猎图、门楼图以及多种样式的人物服饰等,都是研究北朝社会生活、历史文化、军事制度等方面的珍贵资料。其中,墓道两壁发现的狩猎图达70平方米,是国内发现的面积最大的北朝整葬狩猎图;墓道两壁的‫升天图是目前发现的最为完备和具有完整体系的北朝升天图像;门墙上的门楼图,是目前发现的规模最大、信息最为完备的北朝单体建筑绘画(原件现藏山西博物院,北齐壁画博物馆为复制品)。

门楼图原件,摄于山西博物院

狩猎图

张弓狩猎

老虎

张弓狩猎

升天图,相扑一样的神人

升天图中的怪物

升天图中吃蛇的神兽

升天图中吃蛇的神兽

升天图中,摇着小扇的仙人

升天图中,骑着龙的男主人

升天图中,骑着仙鹤的女主人

怪兽双手擎住巨石,右腿⁢屈膝,左膝跪地,正在奋力挣扎

简易标美的壁画能够堂而皇之的绘制于高等级贵族墓葬,必然得到了最高统治者即北齐皇帝的首肯。没有皇帝的青睐与推波助澜,再高级的审美也仅仅是画稿上一堆毫无意义的线条而已。从这一点上看,北齐皇帝的审美是在线的。也许高氏皇族骨子里就具有艺术家的潜质,而艺术家往往都是疯子。

后记

参观完北齐壁画博物馆,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北齐王朝似乎是在一群疯疯癫癫的艺术家帶領下走向了灭亡。千載以後,唯有定格在墓室和墙壁上的壁画与造像還在向世人诉说它曾经的芳华。

一个王朝要兴盛,必须人尽其才物尽其用。一个人要得志,必须在合适的位置上做合适的事情。艺术家都是疯子,假如北齐的皇帝们没有精神病,假如宋徽宗没有做皇帝,中国的历史又将是怎样一个局面?

北齐,还有更多的谜团尚待揭开。

声明:本文照片均为手机自行拍摄直出。